Workflow
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得性和便利度
经济日报·2025-04-29 06:07

科技金融政策支持 - 科技金融是金融支持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内容,涉及金融体系、金融政策、金融模式等多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科技金融等五大金融 [1] -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提出优化激励引导政策体系,完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等政策工具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支持商业银行发起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引导银行资金流向科创企业股权融资领域 [3] 金融工具箱创新 - 金融监管等多部门通过政策合力丰富金融工具箱,引导金融资源用于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助推企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 [2] -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专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支小再贷款聚焦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项金融债券为金融机构提供专门用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资金来源 [4] - 多元工具箱可精准引导资金流向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领域,缓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境,激发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内生动力 [2] 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 银行机构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精准满足科技型企业从研发到产业化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融资需求 [5] - 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是银行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重要手段,首次贷款的顺利偿还能帮助企业积累良好信用记录 [5] - 针对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应加大融资渠道创新,结合企业技术专利、企业流水、上下游产业链等市场基础提供支持 [5] - 对成熟期科技型企业,银行应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并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 [7] 银企对接与融资创新 - 多地联合科技、金融监管等部门搭建银企对接桥梁,动态摸排科技型企业技术攻关、设备采购等融资需求 [6] - 创新构建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科技赋能的金融服务机制,通过"科贷通"等政策打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 [6] - 银行可创新抵押物种类,将范围从传统固定资产扩展到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存货等,并推出更多信用类贷款产品 [6] 风险防控与数字化管理 - 科技型企业具有轻资产、高风险特征,传统风控模式难以充分适配,需建立专门的科技信贷授信审批机制,培养专职审批人员 [8] - 银行应优化内部管理和考核机制,提高科技金融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科学制定尽职免责标准,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8] - 金融机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信用贷款、科技保险等创新产品开发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