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深度】抢美国人才,欧洲“知识淘金热”持续升温
环球时报·2025-04-29 06:43
美国科研人才外流现状 - 特朗普政府削减高校及研究机构经费导致1200名联邦机构员工被解雇 实验室拨款被切断[3] - 2025年1-3月美国科学家海外工作申请同比增加32% 海外岗位点击率增长68%[3] - 哥伦比亚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分别遭遇4亿美元和1.75亿美元联邦经费冻结[3]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政府机构研究人员也开始寻求欧洲机会[6] 欧洲国家人才引进策略 - 德国推出"迈特纳-爱因斯坦计划"拟设立100个教授职位 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美国申请人数增长100-200%[5][6] - 法国"选择法国科学"平台收到298份申请 首批研究人员6月抵法 含耶鲁/斯坦福等顶尖院校人才[6] - 西班牙"Atrae计划"三期资金达4500万欧元 聚焦阿尔茨海默病/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领域[7][9] - 欧盟将ERC对移民研究人员的资助从100万欧元提升至200万欧元 计划推出顶尖人才特殊签证[9][10] 行业资金投入对比 - 2023年欧盟研发总支出3810亿欧元 美国达9400亿美元[8] - 哈佛大学捐赠基金532亿美元 牛津大学仅83亿英镑[8] - 德国AI专家薪资仅为美国同行50%[8] - 挪威设立840万欧元招募基金 德国拟动用5000亿欧元气候计划部分资金[8][9] 争议与挑战 - 法国科研人员质疑资金分配合理性 指出基础研究设备采购长期不足[10] - 欧盟研究资金投入增速(1%)远低于全球GDP增速(3.2%)[10] - 欧洲高校需要可预测资金流和有竞争力薪酬以避免人才浪费[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