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品营销与监管 - 26至45岁群体在营养健康消费市场中占比达79.8%,成为商家“速成健康”等宣传的主要目标 [2] - 营养健康消费纠纷呈现虚假宣传技术升级、非法添加隐蔽化、新型消费场景风险集中三大特点 [2] - 市场监管总局规定将依法查处普通食品广告宣传保健功效及无依据宣称“零糖”“零卡”等违法违规行为 [2] 直播带货行业问题与规范 -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受理网购投诉举报1318.6万件,同比增长4.6% [4] - 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接收直播带货投诉举报40.2万件,同比增长19.3%,其中社交种草类平台投诉量同比增长3倍 [4]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要求规范直播带货领域“全网最低价”等不合理行为,市场监管总局正起草《直播电商监督管理办法》 [4] - 行业观察总结出直播间存在“优惠价”不优惠、信息模糊、限时限量制造紧张感等五方面典型潜规则 [5] 新型支付模式风险 - “先用后付”模式在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万条,消费者可能因未按时还款产生逾期费用及信用风险 [8] - “免密支付”功能易成盗刷漏洞,可能导致手机丢失或账号泄露时风险激增及小额免密累积大额损失 [8] - 部分平台将“先用后付”和“免密支付”设置为默认推荐选项,但关闭步骤复杂 [9] 跨境购物消费风险 - 2024年跨境消费投诉量增长78%,问题集中于免税商品真假混卖、代购“跑单不发货”等 [12] - 跨境代购商品因国内外标准差异,消费者需自行承担是否符合国内标准及能否索赔的风险 [12]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七天无理由退货”“退一赔三”等规定在跨境购物场景下可能较难适用 [15] 知识付费行业乱象 - 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量进入服务类投诉前三名,投诉件数超过7万件 [16] - 调查显示46.1%的消费者遇到过低价引流,42.7%的课程未公示讲师资质,36.9%遇到“套娃”式收费 [16] - 近半数课程存在退费难问题,平台多以知识付费难以衡量学习效果为由拒绝退费 [16] 自动续费消费问题 - “自动续费”问题被列为“2024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投诉集中在以低价试用为饵诱导消费及设置障碍阻止取消订阅 [19]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经营者在自动续费等日期前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否则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 [20]
“五一”将至,请看这份消费避“坑”指南
中国青年报·2025-04-29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