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服务能力测试 - 北斗系统在青海省经过10年发展,从建设、应用到科普实现三大跨越,成为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具 [3][16] - 青海省北斗应用已覆盖交通运输、气象、水利、地质灾害监测等多个领域,并在国家公园建设、盐湖资源开发等重大项目提供保障 [10][12] 北斗建网 - 2015-2021年青海省建成覆盖全省经济发达区域的116座北斗基准站,形成以"北斗基准站网+数字高程模型+重力网"为核心的现代测绘基准体系 [6] - 建成青海省北斗高精度基准服务平台,为312家企事业单位提供超200万点空间基准服务,取代传统控制网模式 [7] - 建成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模型使野外测绘效率提升40%,填补全省重力网空白,为地质勘探提供基础数据 [7] 北斗应用 - 果洛州公路选线采用北斗差分技术构建"空天地"勘测体系,外业效率提升60%,人力成本降低50%,无人机日勘测量达30千米 [10] - 海东市利用北斗GNSS数据实现秒级水汽监测,暴雨预警时效性显著提升,应用于高原防灾减灾 [11] - 海南州龙羊峡大坝通过北斗实现亚毫米级形变监测,巡检效率提升50%,成为高海拔水利工程数字化范本 [11] 北斗科普 - 2022年成立青海省北斗科研科普基地,累计开展80余场活动覆盖1万余名中小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普及北斗技术 [14] - 2024年引进"北斗杯"全国青少年大赛,青海代表队获全国一等奖8项、二等奖14项,激发青少年科技创新兴趣 [14][15] - 科普内容涵盖卫星原理、安全装备应用等,目标培养偏远地区学生科学素养 [14] 其他地区动态 - 武汉地图主题书店开业,展示50多款测绘文创产品,融合科技与人文元素传播地图文化 [20] - 广东海洋实验室揭牌,构建"监测-模拟-保障"技术闭环,聚焦海洋防灾减灾与生态保护 [23]
历经10年,青海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建设、应用到科普,迈出三大步——从“天边”到“身边”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04-29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