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上海车展车企在技术、商业与社会效益中寻求平衡,汽车行业回归产品和用户核心本质,L3自动驾驶受关注,智驾技术升级,车企面临自研与合作挑战,需精准把握用户需求以穿越周期 [1][23] 车展变化 - 2025年上海车展少了拉踩引战和喧嚣,在技术、商业与社会效益中寻求平衡,反映车企对销量的渴求与焦虑,行业回归产品和用户核心本质 [1] L3自动驾驶进展 - 车展前一天华为联合11家车企谈L3,华为发布ADS 4.0乾坤智驾系统及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判断2025年L3具备商用能力 [2] - 小鹏、理想等车企将2025年实现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落地作为目标,广汽今年四季度启动首款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上市,奇瑞2026年实现量产L3级自动驾驶车辆,长安2026年实现全场景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 [2][3] 自动驾驶分级及区别 - 汽车驾驶自动化技术分为L0 - L5的6个等级,L3级为有条件自动驾驶,特定条件下车辆自主完成驾驶任务,驾驶员为监督者 [3] - L2级辅助驾驶阶段驾驶员掌控主导权,系统特定场景协助,需时刻监控车辆;L3级车辆控制权逐渐让渡给系统,特定条件下独立完成任务,驾驶员必要时接管 [4][5][7] - L3级相比L2级在驾驶任务执行主体、驾驶员参与度和系统自主性上有本质区别,对技术架构提出感知融合、决策算法、冗余安全三大核心挑战 [9] 智驾技术升级 - 智驾研发技术从“端到端”升级至“世界模型 + 强化学习 + 云端蒸馏”方案,“端到端”技术有响应速度快等优点,但存在安全边界难界定等问题 [10] - 世界模型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内部环境模拟,能预测外部世界状态变化,在强化学习和自主决策系统中显示出强大潜力,多家车企和公司提出该概念 [12][14] - 汽车行业超90%企业进行AI大模型相关技术试点或应用,多个品牌接入DeepSeek,结合蒸馏训练可构建智能系统,提高思考和推理能力 [15] 责任认定变化 -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规定L3级开启状态下事故,驾驶员通常为第一责任人,因车辆质量缺陷造成可向生产者、销售者追偿;《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规定系统激活期间事故车企承担主要责任,驾驶员未及时接管承担部分责任 [16]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是“人 - 车 - 路 - 云”协同体系一环,需多方配合,探索相关技术综合应用和路侧信息发送机制可提升安全性 [17] 车企自研情况 - 车企自研渐成趋势,用户对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提出更高要求,不同类型车企自研决策有不同侧重和优先级 [18][19] - 车企更适合自研核心竞争技术、差异化技术、高成本技术部件,蔚来提出智能汽车“新三大件” [20] - 车企需在自研与配套间找到平衡点,做好战略规划和优先级设定,采用分阶段研发和投资策略,与其他企业合作联盟 [22] 行业发展趋势 - 新势力车企需平衡流量与安全,传统车企补齐智能化短板,合资品牌证明电动化进化,品牌跃升需精准理解和兑现用户需求 [23]
2025上海车展:当智驾不再让人兴奋,汽车智能化暗战升级
新浪财经·2025-04-29 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