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Goheal:上市公司控股权收购,最怕“董事会背刺”?谁才是真实控制人?
搜狐财经·2025-04-29 17:03

董事会控制权在收购中的重要性 - 上市公司控股权的收购不仅是资金竞争,更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董事会可能成为收购计划失败的关键因素[1] - 收购方通过购买股票获得股东控制权,但真正决定公司战略和运营的是董事会,需要经历磨合和权力斗争[2] - 董事会成员可能因多方利益驱动或私心背离收购方初衷,甚至通过技术性手段使收购计划流产[5] 董事会与股东控制权的差异 - 控制权的关键更多掌握在董事会而非股东手中,即使获得大部分股权也可能面临"人事控制失灵"风险[6] - 董事会中的关键人物(如CEO、董事长)能通过权力配置形成巨大决策影响力,导致"虚控"状态[6] - 某案例显示,尽管股东大会通过收购计划,但因两名高层管理人员反对导致收购失败[6] 防范董事会"背刺"的核心策略 - 提前与董事会成员沟通,明确收购意图和管理架构安排,避免后期矛盾[7] - 通过股东协商更换或调整董事会成员权力,确保其代表收购方利益[7] - 在并购协议中加入董事会任期、权力等详细条款,并确保法律合规性[7] 成功案例与行业经验 - 通过上述措施,公司帮助企业在复杂董事会结构中实现稳定控制,避免权力失控[8] - 控股权收购的最终目标应是对公司全面控制,而非仅满足股东表面同意[9] - 公司专注于全球并购控股,提供从并购到资本运作的全生命周期服务[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