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数字金融政策概述 - 深圳提出打造"数字中国"深圳样板的目标,由九部门联合印发《实施意见》,包含五个方面18条具体举措 [1] - 深圳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排名全球第三、全国第一 [1] - 目标未来3年形成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到2027年新增9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测试运行,累计达22个 [1]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 要求金融机构建立"一把手"主责机制,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和国产推理大模型研究部署 [2] - 加快关键软硬件技术金融应用研究攻关和科技核心系统信创改造 [2] - 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向中小机构技术输出,发挥前海、河套平台作用拓展深港跨境合作等创新场景 [2] 数字技术赋能金融服务 - 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深挖企业"技术流"信息,推动"腾飞贷""降碳贷"等特色产品增量扩面 [2] - "腾飞贷"已为82家企业发放贷款24.5亿元,"科技初创通"助力2516家企业获贷27.5亿元 [3] - "降碳贷"累计授信3.8亿元,普惠金融产品服务超11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授信近20亿元 [3] 数字金融创新应用场景 - 推进数字人民币在公共事业、预付式消费等领域应用,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4] - 推动香港转数快与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互联互通首批应用场景落地深圳 [5] - 加快知识产权、绿色环保等领域信用信息归集整合,提升"征信+信贷"服务效能 [5] 数字金融治理与监管 - 已推动15个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项目测试,探索数字技术在监管领域的创新应用 [5] - 用好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合作机制,提升监管数字化水平 [5] - 鼓励金融机构完善数据全链条治理体系,防范数据和个人隐私泄露风险 [5]
深圳九部门联合发布18条举措,将打造“数字中国”深圳样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9 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