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林毅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影响不如一些机构预测严重,中国凭借自身优势仍有很大可能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且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有拉动作用 [1][3][5] 中国经济现状与应对策略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达5246.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65%,面对对美出口压力,中国可出口转内销、拓展新兴市场,且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充足 [2] - 解决消费能力不足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生产力、增加就业和收入是关键 [2] - 反驳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观点,强调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要按比较优势投资 [2] - 中国消费者实际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需丰富优质产品、提振市场信心 [2]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 除非美国贸易战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否则中国经济实现5%左右增长可能性高,若无美国关税政策因素,有望实现5.3%以上增长 [3] - 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到1995年平均9.7%高速增长,1995 - 2024年平均8.3%高速增长,是同时期增长最快且无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 [3] - 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按现价美元计算是13445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高速增长拉动东亚及世界经济复苏 [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 - 发展需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可利用后来者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更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 1949年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1978年后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利用后来者优势发展经济 [4][5] 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对比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选择资本相对密集的进口替代战略 [5] - 20世纪80年代后按主流理论市场化转型的国家多数经济停滞、崩溃、危机不断,中国凭借渐进双轨制改革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5] 中国经济未来意义 - 中国凭借人才、市场和产业链优势有很大可能实现5%增长,若实现有助于强国复兴目标,为世界稳定发展提供基石 [5]
林毅夫:中美贸易局势影响可控,中国仍有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29 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