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是年轻人的事业”,“模都”上海集聚全国1/3的AI人才
第一财经资讯·2025-04-30 00:25

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 - 上海经济规模进入5万亿元以上新阶段,正成为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产业集聚地和人才高地 [1] - 上海承担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使命,需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建成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高地 [1] - 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成为调研重点,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需总结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经验 [1] 人才与研发基础 - 上海集聚25万AI人才,占全国三分之一,拥有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基础研发平台 [2] - 上海形成西有徐汇模速空间、东有浦东模力社区的发展格局,创新企业和青年才俊入驻,创新浓度持续提升 [2] - "模速空间"超千名从业者中近1/3是28岁以下年轻人,企业创始人、CEO、CTO平均年龄不到30多岁 [2] 企业动态与产业环境 - 智元机器人推动具身智能行业AI+本体全栈技术发展,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提升软硬件实力 [4][5] - 无问芯穹公司感受到上海政策引领、全产业链布局、算力与数据支撑、人才集聚及资本助力构建的世界级AI发展环境 [5] - MiniMax稀宇极智创始人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需承担更大发展与治理责任 [5] 产业生态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上海AI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超7.8%,生成式AI大模型备案数达60款,位居全国前列 [7] - 上海形成从软件模型到智能终端、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首轮人工智能"上海方案"重点任务全部落地 [7] - "模速空间"带动全区聚集大模型企业近400家,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约占全市61%,形成完整产业链 [8] 未来发展规划 - 上海计划到2025年底构筑涵盖算力、语料、模型、应用等层面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10] - 上海集聚硬件、软件、GPU、算法、模型训练到应用全产业链布局,技术国内领先 [10] - 上海致力于构建整体可延展的人工智能发展体系,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完善生态建设与国际接轨 [10] 政府战略与目标 - 上海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完善开源开放生态系统,夯实"语料开放+模型开源"服务体系 [11] - 聚焦智能终端、AI4S、自动驾驶等"5+6"重点垂直领域,深化芯片、基础模型、智算软硬件厂商合作 [11] - 加快实施"模塑申城"工程,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促进技术与产业双向赋能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