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0万亿理财规模拉锯战背后: 固收类占比超97% 含权产品破冰难
中国证券报·2025-04-30 05:38

理财产品规模变化 - 一季度末全市场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9.41%,但环比2024年末减少8100亿元 [1][2] - 理财公司存续规模25.74万亿元,占全市场88.33%,较去年末微升0.48个百分点 [2] - 4月以来规模已现回暖迹象,截至4月20日增加约1.74万亿元,超越2022-2023年同期水平 [4][5] - 预计二季度末规模将增加超1万亿元,全年增速7%-9%,4月末规模或达30万亿元以上 [4][5] 规模变动原因分析 - 一季度规模缩减主因:银行流动性偏紧、债市回调导致净值承压、国有大行揽储压力挤占营销资源 [1][2][3] - 季末理财资金回表惯例放大波动,3月银行为平衡资产负债表将理财资金转回表内存款 [3][4] - 二季度回暖驱动因素:存款利率下行(多数跌破2%)、理财收益率回升(固收类近1个月年化3.01%)、债市进入顺风期 [5][6] 产品结构特征 - 固收类产品占比97.22%,同比增0.57个百分点;混合类占比2.47%,权益类和衍生品类合计仅0.3% [1][6] - 资产配置中债券占43.9%、现金及银行存款23.3%、同业存单13.5%,权益类资产仅2.6% [7] - 银行代销渠道客户风险偏好低,对产品短期业绩确定性要求高,制约含权产品发展 [6] 行业发展趋势 - 低利率环境下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行趋势难改,高利率存款"躺赚"模式将终结 [1][7] - 理财公司需加强多元化投资,通过"+权益/+REITs/+转债/+期权"等"固收+"策略增厚收益 [7][9] - 需提升权益投研能力,布局指数策略、指数增强策略等含权产品,重点投向新质生产力和内需板块 [8][9] - 渠道方面需降低对母行依赖,拓展其他银行代销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