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探索协同共赢之路
经济日报·2025-04-30 06:04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浙江省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和整合资源,将生态环保项目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生态、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1] - 镜岭水库作为浙江水网关键工程,总库容3.13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28米,预计2028年底完工,与汤浦水库协同保障供水并辐射周边城市 [2] - 绍兴原水集团将汤浦水库经营收益转化为REITs发行,募集资金用于补充镜岭水库项目资本金,国开行浙江分行已发放前期贷款2亿元并计划提供中长期贷款 [3] 生态治理与产业升级联动 - 湘湖通过环境治理恢复6.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腾退高污染企业后引入智能视觉、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建成"院士岛"吸引22名院士及270多名专家团队 [4][6] - 国开行浙江分行采用结构化还款和动态抵押信用结构,为湘湖一体化项目提供158.45亿元合同额度,截至2024年12月贷款余额62.28亿元 [6] - 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一体化实施,通过产业收益反哺生态投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5][6] 制度设计与政策支持 - 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开展EOD模式试点,国开行浙江分行协助编制"1+4"方案(实施方案+四大专项方案),建立省级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储备库 [7] - 国开行浙江分行成立双碳领导小组,将绿色信贷纳入考核体系,强化全流程管理及人才队伍建设 [8] - 人民银行牵头制定钢铁、煤电等4行业转型金融标准,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工具箱以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