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同才是最优方案(评论员观察)——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①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效 - 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后,河北产业从"一钢独大"转向空天信息、新能源汽车、大数据等新兴产业,2024年雄安新区、石家庄、唐山等7个地区实现人口净流入 [1] - 三地通过规划协同、产业协同、政务协同实现分工协作,北京"一核辐射",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两翼齐飞",北京天津"双城联动",京津冀"三地协同" [2] - 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后聚焦"高精尖",天津转向高端制造,河北发展"专精特新"产业,三地共建高端仪器设备、工业母机、机器人等6条产业链 [3] 产业转型与创新协作 - 河北风电、光伏装机量持续增加,产业焕新带动经济活力提升 [1] - 北京洛必德研发的安珂尔机器人由河北固安基地生产,体现京津冀产业链协作从"规划图"变为"实景图" [3] - 北京首批疏解高校雄安校区一期项目2027年投用,推动教育资源和人才红利共享 [4] 区域协同机制深化 - 政务协同实现"只进一扇门",营商环境改善促进要素流动 [2] - 天津通过"握手通道"加速与京冀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三地在医疗、交通等领域实现"同城待遇" [4] -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等文旅互动强化区域情感联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