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态发展 - 上海"模速空间"是人工智能大模型专业孵化加速平台,已入驻企业100余家,重点孵化大模型产品并推动技术研发[3][10] - 多模态大模型是上海重点发展方向,已在机器人、汽车、手机等领域应用,未来将与制造业深度赋能[11][12] - 上海发布"模塑申城"方案,在医疗、制造行业率先突破,政务事项应用大模型技术压缩90%操作时间[12] 算力基础设施技术创新 - 无问芯穹实现多种大模型算法在自主硬件上协同部署,服务全国20余省市40余个异构算力集群,总混合算力逾7000P[13][14] - 公司通过软件优化提升国产芯片利用率至97%,追平与英伟达硬件代差,打造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14] - 计划采用三维堆叠、先进封装技术提升芯片能量效率10倍,聚焦云端和终端联合优化[15] 智能实验平台应用 - 晶泰科技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实现7×24小时自动化实验,人效提升5倍,数据收集能力提升40倍,部署300台机器人实验工站[17] - 平台通过AI模型预测反应条件,减少实验次数,表现超过硕士/博士团队,已应用于化学合成、中药分析等场景[17] - 公司2024年6月在香港上市,成为18C规则下特专科技企业第一股[18] 具身智能技术突破 - 智元机器人构建"大脑-小脑-本体"全栈技术,运动智能、交互智能达行业第一梯队,2024年1月完成1000台量产[19] - 年内出货量预计达数千台,计划降低开发门槛推动通用具身智能生态建设[19] - 公司致力于打破国外技术壁垒,提升中国具身智能全球竞争力[7][19] 多模态大模型商业化 - 阶跃星辰两年内研发五大类基础大模型矩阵,多模态模型占比达70%,近月上新三款多模态模型[20][21] - 与汽车、手机厂商合作推出智能座舱体验和终端集成应用,开源多款表现最优的多模态模型[20][21] - 公司定位为消费终端"超级助手",技术布局覆盖语音、视频生成、图像编辑等多领域[8][20]
解放日报:这是一场需要定力和实力的“科技长征”
新浪财经·2025-04-30 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