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赓续中华文脉推动创新发展
经济日报·2025-04-30 08:52

中华文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中华文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基,为新时代文化自信自强提供丰厚滋养 [1] - 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和文明底色体现在"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 - "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年历史经验的系统总结,体现了高度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1] 新时代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举措 - 实施《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年修订)为制度保障 [2] - 建设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国考古博物馆,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 - 构建文化研究自主知识体系,支持发展"冷门绝学"和中国特色考古学 [2]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文艺创作和日常生活,增强传播力影响力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 - 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保护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文明瑰宝 [3]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 [3] - 挖掘文化元素和艺术符号,打造文创品牌和文艺作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3] 中华文脉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弘扬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相契合的文化精神 [4] - 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和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4] - 通过现代阐释与转化,将中华文脉有机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