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00%含新量”背后 广汽本田驶向新能源深水区
北京商报·2025-04-30 11:02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新能源汽车产业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深水区,产品力与体系力成为关键竞争要素[1] -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成为车企展示新能源技术实力和兑现承诺的重要平台[1] - 行业普遍存在智能化过度、参数内卷现象,用户体验和安全问题日益凸显[3][4] 广汽本田P7产品力分析 驾趣体验 - P7基于本田云驰架构,采用高刚性车身、低重心设计和轻量化技术,兼顾舒适性与运动性[3] - 配备前双叉臂与后五连杆悬架系统、ADS自适应悬挂和博世高端转向系统,实现精准操控[3] - 提供单电机与双电机版本,四驱版零百加速4.6秒,注重线性可控的加速体验[3] 安全标准 - 电池包采用分体隔离式冷却系统、高阻燃材料壳体和1.2万吨一体化压铸铝合金壳体[4] - 碰撞测试中动力电池可在1秒内断电,降低风险[4] - 搭载Honda SENSING 360+智驾辅助系统,集成DMS驾驶员状态监测与昏迷急救系统[5] - 全系标配13个安全气囊,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达68%,获2024年CCB中国十佳车身认证[5] 智造体系 - P7产自广汽本田开发区新能源工厂,融合30+全球领先工艺和60项Honda首次应用技术[8] - 执行120%质控标准,每辆车出厂前通过全链路测试[10] - 研发团队完成402台测试样车、150万公里极端工况测试,覆盖零下30℃极寒和高原环境[10] 市场表现与战略布局 - P7上市24小时内订单超5000台,成为广汽本田新能源第二增长曲线的起点[1] - 定价坚持油电同质同价,避免版本分化导致的体验割裂[12] - 未来三年计划推出三款以上纯电车型,涵盖中高级轿车、大型SUV等细分市场[13] - 全新纯电旗舰车型GT将搭载Momenta量产辅助驾驶技术和DeepSeek AI大模型[13] 长期主义发展路径 - 以硬件打底、软件常新的策略,通过OTA升级持续进化座舱体验[12] - 联合宁德时代、本田、博世、科大讯飞等供应链资源形成技术闭环[11] - 强调工程底层价值,推动行业从流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转型[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