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极端环境作业瓶颈 国产中型轮足机器人实现多场景渗透
特种机器人行业概况 - 2023年中国特种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97亿元 五年复合增速达29.34% 市场潜力显著[1] - 技术迭代加速向电力 消防等垂直场景渗透 未来或向模块化 自适应方向演进[5] 云深处科技产品创新 - 山猫M20为首款专为复杂地形和危险环境设计的中型轮足机器人 融合轮式速度与足式灵活性[3] - 采用AI运动控制算法 可智能感知地形并自主调整姿态 实现全向避障 适应坎坷山路 泥泞湿地等极端环境[4] - 具备IP66防护等级 工作温度范围-20℃至55℃ 配置96线激光雷达和双向照明 支持黑暗环境作业[4] 产品性能参数 - 自重33kg 单人可搬运 关节活动范围大 可穿行50cm窄通道 填补人工与大型机器人作业盲区[4] - 有效负载15kg(极限50kg) 续航2.5小时 攀爬台阶高度80cm 激光雷达视野360°×90°[5] - 采用热插拔电池设计 支持作业中换电 提供丰富拓展接口与加装选项[4][5] 技术路径突破 - 轮足复合设计平衡传统轮式速度与足式通过性 解决非结构化地形适应性与能耗问题[3] - 中型尺寸克服大型机器人空间通过性差与小型机器人负载/续航不足的痛点[3] - "前肘后膝式"结构可切换为"全肘式" 兼具狭窄空间穿梭与楼梯攀爬能力[4] 应用场景拓展 - 覆盖电力巡检 消防应急 物流配送 科研探索等场景 推动具身智能行业应用[3] - 在能源基建 城市应急 智慧物流等领域推动"机器替人"从单点突破走向全域覆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