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100%容亏又来了
36氪·2025-04-30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多地发布国资容错新政吸引人才和企业聚集,国资容错渐成一级市场共识,但落实仍需观察 [1][5][8] 各地国资容错新政 - 深圳福田区推出《2025年新启程教育科技人才"五福礼包"》,涵盖27项专属服务,针对创业高风险问题,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失败容忍比例,允许最高不超过80%亏损,对符合条件项目允许最高100%亏损 [2] - 武汉出台《武汉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放宽政府投资基金对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出资比例最高可达50%,不对单只基金、单个项目盈亏考核,未来五年联动社会资本打造3000亿元母子基金集群 [3] 国资容错背景 - 过去一年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合计披露出资金额超八成,投资端国资机构直投出手达57%,国资成GP募资与企业融资绕不开的对象 [5] - 科技转型升级关键节点,科技赛道需高风险、高投入,长期才有成果,以往国资基金对项目失败容忍度低,与产业发展诉求违背 [6] 国资容错探索进程 - 去年7月成都高新区针对政策性基金设置30%-80%容亏率,破解国资"不敢投"困境 [6] - 今年1月国办1号文件明确建立健全容错机制,解决基金管理人不敢投等问题 [6] - 广州开发区、深圳南山区在直投资金风险容忍机制上开启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的尝试 [6] 国资容错意义与挑战 - 国资容错探索是各地产业竞争,以更市场化姿态争取产业机会 [7] - 国资容错涉及审计问题,具体落实有待观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