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发展现状 - 全国碳市场包括强制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自愿性的碳减排交易市场,二者互为补充并通过配额清缴抵销机制相衔接 [4] - 2024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年成交量1.89亿吨,年成交额181.14亿元,创2021年上线交易以来新高 [6] - 全国碳市场CEA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大碳市场 [7] 碳市场运行机制 - 2024年交易集中在下半年,四季度成交量占全年79%,12月成交量7536.55万吨为全年峰值 [6] - CEA收盘价在2024年四季度稳定在97-106元/吨区间 [7] - 2024年换手率3.5%,较2021年和2023年的2.0%显著提升 [6] 碳市场制度建设 - 已建立33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形成"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的多层级法律制度体系 [5] - 2024年2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为碳市场提供上位法依据 [5] - 生态环境部发布配额分配方案,规定配额结转量与净卖出量正相关,消除企业"惜售"心态 [6] 碳市场技术影响 - 碳价代表社会节能降碳边际投资成本,促进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等低碳技术应用 [7] - 煤电低碳化改造行动方案推荐三种技术路线,碳市场加速了前两种技术的推广应用 [7] - 企业建立碳减排技术储备库并动态更新,促进碳减排技术产业化 [8] 碳市场国际化发展 - 《巴黎协定》框架下碳信用促进气候资金跨国流动,降低减排成本 [1] - 推动国际碳资产以人民币结算,带动人民币国际化 [1] - 吸引"一带一路"国家参与交易,提升碳市场国际影响力 [11] 碳市场发展建议 - 扩大参与主体至金融机构、基金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等多元主体 [9] - 引入配额有偿使用机制,建立一级市场提供流动性和价格参考 [9] - 开发碳金融衍生产品,丰富市场供给并提升活跃度 [9]
生态文明导刊丨周宏春:发挥碳市场在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搜狐财经·2025-04-30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