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转型与市场分化 - 燃油车向智能电动化转型成为行业共识,技术红利消退后竞争转向产品、技术、品牌和体系能力的全面比拼 [1] - 2025年上海车展缺席品牌包括北京现代、悦达起亚、捷尼赛思、东风雪铁龙/标致、哪吒汽车等,部分品牌因市场压力或策略调整退出 [1] - 头部阵营分化明显,比亚迪、华为鸿蒙智行、吉利等巨头掌握技术创新与供应链主动权,而部分新势力品牌资源紧张、押注单一爆款 [7][9] 新势力困境与合资品牌转型 - 哪吒汽车经营困境加剧,2025年1-2月仅售出487辆,3月无数据披露,IPO失效,面临生存压力 [3] - 韩系品牌北京现代、悦达起亚首次缺席A级车展,新能源布局缓慢,市场份额持续下滑 [5] - 法系品牌神龙汽车推出新能源品牌"HEDMOS示界",首款车型瞄准大众市场,但面临激烈竞争 [7] 反向合资与本土化战略 - 合资品牌加速本土化,丰田将研发决策权移交中国团队,宝马设立中国首席工程师制度,大众安徽成立中国科技有限公司 [10] - 大众ID.ERA概念车由中方团队设计,采用增程式混合动力,整合中国供应商技术 [10] - 通用别克推出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奥迪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丰田与华为合作推出铂智7 [12][14] 技术竞争与全球化布局 - L2级辅助驾驶渗透率超65%,智能化成为标配,华为、地平线等供应商成为核心技术支持者 [18] - 智能科技供应链企业首次大规模参展,包括三星、地平线、商汤绝影等近百家领军企业 [20] - 中国车企全球化加速,奇瑞2025年一季度出口25.5万辆,上汽发布"Glocal战略",计划未来3年推出17款海外新车型 [22][24]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2025年上海车展反映行业洗牌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竞争推动优胜劣汰 [27] - 中国汽车出口规模超日本,海外市场成为新增长驱动力,奇瑞、上汽等品牌加速海外布局 [22][24] - 行业变革将带来更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适应新环境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