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电池竞争,从电动汽车打到储能
储能行业发展趋势 - 储能系统在全球电池市场份额从2020年5%增长至当前20% [3] - 2023-2024年全球电池储能容量增长52% 预计2030年达760GWh(相当于760万辆电动车电池总量) [3] - 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AI数据中心全球电力需求翻倍 占美国电力需求增长近一半 [3] 中国储能产业主导地位 - 中国电池占全球储能系统容量近90% 其中美国市场份额超80% 欧洲超75% [4] - 宁德时代占据行业总利润90% 2027年产能预计从684GWh增至1.5TWh(复合年增长率30%) [9][12] - 中国新能源车2024年产销近1300万辆(同比+35%) 宁德时代海外装机量近100GWh(市占率30%) [12] 技术路线与竞争格局 - 韩国高镍电池因能量密度曾领先 但安全事故频发(如SK工厂火灾致23死)及中国磷酸铁锂技术革新导致市场易主 [9] - 中国电池售价80美元/kWh(美国130-140美元/kWh) 成本优势显著 并在东南亚扩产 [13] - 韩国LG等企业计划量产磷酸铁锂电池 但分析师认为其难以获得成本优势 [13] 企业动态与市场策略 - 特斯拉储能业务(Powerwall/Megapack)因依赖中国电池受关税"巨大"影响 4680电池产能不足 [7] - 中国企业加速海外扩张 欧洲成为重点市场 美国若限制进口将转向其他市场供给 [13] - 韩国电池商因美国电动车销量低迷利润率跌至负值 削减资本支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