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到期数量及增长 - 2025年一季度31家理财公司合计有2,964款人民币封闭式公募产品到期,同比2024年一季度增长37.6% [1] - 其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到期2,884只,混合类产品到期80只 [1] - 分机构来看,平安理财、兴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到期产品数量位列前三,均在160只以上 [1] 产品期限结构 - 6~12个月期限到期产品数量最多,达1,049只,占比35.4%,占比较2024年一季度提升6.49个百分点 [1][2] - 3~6个月期限产品到期910只,占比30.7% [2] - 1~2年期限产品到期691只,占比23.3% [2] - 其他期限产品占比不足10% [2] 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 - 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84.78%,业绩中枢达标率为48.74% [1][3] - 6个月以内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达90%以上,其中1~3个月期限产品达标率最高为97.08% [3] - 长期限产品表现较差,2~3年期限和3年以上期限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分别为25.42%和0 [3] - 固定收益类产品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2.97% [1][3] - 3年以上期限产品平均收益最高,为3.55%,1~2年期限产品为3.49% [3] - 美元固定收益类产品年化收益率为4.89%,其中6~12个月期限最高为5% [3] 混合类产品表现 - 混合类产品业绩下限达标率为30.67%,业绩中枢达标率为29.33% [4] - 一年以下期限产品达标率相对较高,在70%及以上 [4] - 混合类产品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1.95% [4] - 达标产品主要为"红利+"、优先股策略产品 [4] 机构表现 - 宁银理财、渤银理财、广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和高盛工银理财实现100%业绩下限达标 [4] - 15家机构业绩下限达标率在80%及以上 [4] - 贝莱德建信理财和汇华理财业绩下限达标率不足50%,其中汇华理财仅为25% [4] - 部分机构达标率不佳与静态利率下降过快、产品定价偏高有关 [4] - 部分与中长期限"固收+"产品占比较高有关,权益市场表现一般影响业绩 [4][5]
银行理财季度盘点②丨为什么长期限产品业绩基准达标率“堪忧”?哪些公司达标率亮红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4-30 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