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征服老外,中国短剧正在让“全球饥渴”
36氪·2025-04-30 18:56

行业趋势 - 中国短剧在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形成"报复性需求",其中方言剧《家里家外》英文字幕版获百万播放量,英文版《闪婚老伴是豪门》在新加坡收入达1563万元 [1] - 短剧出海从"流量溢出"向"价值输出"跃迁,中国短剧正从"廉价快消品"升级为"文化符号" [2] - 2024年海外短剧APP充值与广告收入总和预计突破12亿美元,2025年有望翻倍增长 [3] 市场格局 - 2024年下半年起,麦芽传媒NetShort、掌玩科技FlickReels、StoReel等平台加入短剧出海赛道 [3] - 字节跳动针对东南亚推出免费短剧平台Melolo,针对日本市场推出付费应用PikoShow [3] - 截至2025年2月,海外市场投放的短剧APP达231款,同比增长近300% [3] 技术突破 - AI译制效率达"12小时完成1000分钟剧集翻译",较人工提升10倍,单剧译制成本从5万元降至3000元,降幅超94% [4] - AI译制在语调把控、情感传递和文化语境转换上接近人工水平,显著提升本地化接受度 [4] - 阿里云推出"面容级翻译",昆仑万维开源模型SkyReels-V1降低创作门槛 [14] 制作模式 - 上海嘉定南翔欧美片场通过场景复用、低成本特效(如LED阵列虚拟拍摄)压缩单部短剧制作成本 [6][8][9] - "外籍演员+中国编剧"模式探索文化混搭,如《Silver Vows》改编自《闪婚老伴是豪门》,在新加坡单月内购流水达1563万美元 [10] - 欧美片场实现"中国故事框架+本土化外壳",如纽约街景承载"豪门恩怨" [11] 内容升级 - 北美偏好慢节奏叙事,东南亚热衷家庭伦理剧,中式"强冲突"剧情需文化适配 [14] - 头部平台加速布局"精品微短剧",如爱奇艺"百部港片微剧计划"加强IP系列化 [14] - 需从"物理可看性"升级为"精神共鸣感",如《三体》英译版重构"黑暗森林法则" [12][14] 发展前景 - 短剧出海2.0时代核心命题在于用技术赋能文化表达,使"中国爽感"成为全球共鸣 [15] - 行业需从"抢时间铺量"转向"抢文化认知",实现从"流量快消品"到"全球文化符号"的升维 [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