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节聊聊,不加班有那么难吗?
36氪·2025-05-01 11:01
在对"996""加班=奋斗"文化引发的社会反思潮中,国内部分企业正掀起一场"反内卷"管理革命。美的明确简化工作方式的"六条禁令"、大疆科技推行"晚 上9点强制下班",浙江一些名企落实每周4.5天工作时间的新机制、携程启动每年3天的带薪"陪娃假"……企业通过缩短工时、增设假期等柔性管理的实 践,用制度温情打造出更美好的企业文化形象,同时也是对社会舆情的有力回应。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言:"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是'做正确的事'。"当企业从"拼时长"转向"拼效能",一场关于生产力的静默革命已然 开启。 "不加班"文化不能一刀切 很多人艳羡欧美发达国家企业人性化的工时制度和"不加班"文化,例如法国企业每周工作时长35小时,年加班时长不得超过220小时;丹麦每周工作时长 37小时,且弹性工作制普及;比利时自2022年起法定实行"做四休三",可将每周五天标准工作压缩至四天完成…… 然而,理想的不加班文化需平衡三大要素:效率、成本、员工福祉。任何企业若想"既要""又要""还要",终将陷入空想。一家企业是否适合实行"不加 班"文化,需要从组织系统的完备性进行全方位考量,而不能"一刀切"地盲目跟风。我们可以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