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回收“黑洞”:大锤砸出致癌物,小作坊吞下7成市场
中国经营报·2025-05-01 19:26

行业现状 -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退役量预计达82万吨,2028年将达260万吨 [1] - 70%退役电池流入非正规渠道小作坊,仅30%进入白名单企业 [1][3] - 2023年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产能利用率仅16.4% [4][8] - 白名单企业156家,但注册回收企业超4万家 [16] 回收渠道与模式 - 正规回收路径包括车企定向移交和专业机构回收 [3] - 货源获取渠道:整车厂/电池厂直供、中间贸易商采购、行业招标 [3] - 合规处理方式:梯次利用(容量衰减至60%)和材料再生 [3][6] - 小作坊采用高价抢货(溢价20%-30%)—野蛮拆解—暴利转卖模式 [3][5] 价格机制问题 - 小作坊报价比白名单企业高10%-20% [5] - 2022年退役电池折扣系数曾飙升至130%-140% [5] - 未注液电池折扣系数60%-80%,回收率可达95% [6] - 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50万元/吨跌至2024年8万-12万元/吨 [10][11][12] 环保与成本差异 - 白名单企业单条生产线投入达2000万元,环保成本占比5%-10% [8] - 合规企业电解液处理需多重工序,成本比小作坊高10%-20% [8] - 正规企业环保处理成本4200元/吨 vs 小作坊300元/吨 [8] - 小作坊金属回收率不足50%,正规企业可达90%以上 [15] 技术工艺 - 拆解流程分预处理、拆解、材料回收三大环节 [7] - 预处理采用导电盐溶液或-20℃环境放电 [7] - 材料回收主流工艺为湿法冶金和火法冶金 [7] - 格林美锂回收率超95%,隔膜/极片/石墨回收率达90% [15] 政策动态 - 国务院审议通过《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 [2] - 将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 [2] - 要求建立"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溯源体系 [16] 行业挑战 - 小作坊与白名单企业合谋支付"过桥费"借用资质 [16] - 碳酸锂价格低于10万元/吨时再生利用企业普遍亏损 [12][16] - 新型电池结构(如金砖电池、巧克力电池)增加拆解工艺难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