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菜产业发展 - 首部促进川菜产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于5月1日正式施行,涵盖产业促进、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 [1] - 全国川菜(含火锅)门店超32万家,城市覆盖率达92.2%,居各大菜系首位 [5] - 2024年四川省以川菜为主体的餐饮收入3846亿元,同比增长6.9% [5] 川菜国际化 - 海外中餐门店约70万家,其中川菜餐厅占比近三分之一 [4] - 海底捞火锅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开设122家餐厅,推出本地化锅底如"麻辣牛奶锅"和"沙爹锅" [4] - 川菜厨师海外年薪可达百万人民币,美国机构招募川菜厨师开价8至12万美金 [3][4] 产业链与标准化 - 川菜产业面临标准化不足和产业链协同性不够的问题 [5] - 立法提出建设川菜产业集聚区,整合原辅料供应、食品加工和冷链物流 [10] - 支持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和海外分店拓展国际市场 [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 立法建立川菜文化资源数据库和特色菜品名录,加强非遗和老字号保护 [8] - 实施"川菜大师傅"计划,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以传承传统技艺 [8] - 科研团队研究川菜24个味型的分子化学标准,推动工业化生产 [14] 供应链与农业联动 - 眉州东坡每年在四川采购3到5亿元食材,与农户建立协作关系 [10] - 立法鼓励绿色食材供应基地建设,推动优质农产品种养殖 [12] - 德昌县智慧养猪园区年出栏生猪45万头,带动冷链物流等产业发展 [12] 企业案例 - 海底捞计划加速布局"火锅+文旅"融合场景,推动川菜文化出海 [10] - 眉州东坡采购有机认证的"熊猫竹笋",实现农民增收与企业优质选材双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