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落井下石,C919出海严重受挫
搜狐财经·2025-05-02 02:29
欧盟延迟C919适航认证 - 欧盟突然改口称需要"再评估"C919适航证,导致认证时间表模糊拉长,延迟3至6年 [1] - 欧洲航空安全局以"需要更多数据和飞行时间"为由拖延审批,尽管C919在国内已批量运行并获超百架订单 [3] - 适航证延迟明显受政治因素影响,与当年ARJ21遭遇的审查障碍如出一辙 [3] 美欧市场准入博弈 - 中国宣布退货价值近百亿人民币的波音飞机,传递支持国产飞机的明确信号 [3] - 欧盟在美国施压下默契拖延C919认证,形成"一退一堵"的配合态势 [3] - 适航证不仅是技术门槛,更是欧美维持航空市场主导权的谈判筹码 [7] 国产飞机发展现状 - C919已与部分亚洲、非洲国家签订双边适航协议并在友好国家完成验证 [7] - 国内航空公司开始重新审视采购计划,民航局出台政策支持国产飞机航线安排 [9] - C919从设计到取证全程自主完成,未获任何国外技术支持 [9]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空客和波音正加速抢占东南亚市场,承诺加快交付并频繁拜访地区航空公司 [7] - 若错过3年关键窗口期,C919市场份额可能被竞争对手瓜分殆尽 [7] - 适航证争夺战实质是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制造进入核心市场的试金石 [11] 自主发展路径选择 - 公司认为等待欧美认证不如开拓其他市场,强调"更大的天空不止在西方" [9] - 行业面临的外部限制从航空扩展到核电、5G、高铁等多个高端制造领域 [5] - 压力促使公司更加坚定自主创新道路,认为被围堵恰恰证明发展路径正确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