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发展绿色低碳供应链塑造外贸新优势
经济日报·2025-05-02 07:45

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核心观点 - 绿色低碳供应链是国际潮流和大势所趋,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制高点 [1] - 中国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需主动布局绿色低碳供应链以筑牢外贸竞争新优势 [1] - 绿色低碳供应链强调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1] - 覆盖商品设计、采购、生产、包装、销售、消费和回收全链条 [1] - 注重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碳减排过程中的协调配合 [1] 全球供应链绿色低碳转型的背景 - 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主动开展供应链脱碳工作,带动全球供应链朝低碳甚至零碳方向转型 [1] - 发达国家加速构建以碳排放为核心的贸易政策,如美国《清洁竞争法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 [2] - 区域贸易协定中环境规则约束强化,与贸易规则融合度提高 [2] - 发达国家制造碳关税、碳标签、碳减排认证等"碳壁垒",要求追溯产品全生命周期供应商信息 [3] 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战略意义 - 有助于接轨国际贸易规则、应对国际"碳壁垒" [2] - 可减少合规成本,提升绿色贸易竞争力 [3] - 为出口企业提供新机遇新赛道,如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 [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总额再次突破万亿元 [4] 绿色低碳供应链的特点 - 强调全链条绿色低碳管理,从供应链最前端到最末端 [1] - 注重挖掘供应链上的碳资产,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 - 低碳零碳产品显示出更强的国际竞争力,高能耗产品被逐步淘汰 [3] 推动绿色低碳供应链的政策建议 - 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供应链脱碳,带动整个供应链绿色转型 [5] - 推动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协同发力,支持企业打造低碳零碳供应链 [6] - 加强碳足迹管理,精准测度贸易隐含碳 [6] - 加强绿色低碳产业链国际合作,生产国和消费国共同承担碳排放责任 [7] 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实践案例 - 乳制品龙头企业伊利与其战略合作伙伴打造"零碳联盟",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链路减碳 [5] - 运用国家间投入产出分析技术,精准核算生产过程中所有投入品的碳排放数量和流动轨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