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析 - 美国滥用关税手段未能减少贸易逆差,反而破坏全球经济秩序,中国采取反制措施为国内产业提供进口替代契机 [1] - 进口替代空间较大的行业包括芯片、光刻胶、科学仪器、医疗器械和航空装备等 [1][6] - 中国对电子(半导体组件/设备/器件、光学元件)、医疗器械、机械(测量仪器、机床、刀具)、航空装备、化学制品等细分品类进口依赖度较高 [4] - 中国自美进口的电子机械、农产品、化工、能源等产品规模均超过1500亿元,运输设备部件和精密仪器约五分之一来自美国 [5] 市场空间 - 模拟芯片全球市场规模794亿美元,中国需求占比30%至40%,市场空间约2400亿元人民币 [6] - 科学仪器去年进口额2300亿元,高端设备(如质谱仪、电子显微镜)80%依赖进口 [6] - 医疗设备高端产品(如MRI、CT机)70%依赖GE、西门子,市场空间达数千亿元 [6] - 进口替代市场空间合计超万亿元,技术密集型领域(半导体、科学仪器)替代难度最高但政策扶持力度最大 [6] 公司表现 - 进口替代50强股票中,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恒瑞医药、寒武纪-U等10股市值超千亿元,主要集中在半导体设备制造、AI芯片、创新药、医疗设备等领域 [7] - 12只股票市值低于百亿元,坤恒顺维和优利德两只科学仪器行业股票市值均不足40亿元 [7] - 50强股票去年研发投入占比平均值超过21%,中位数超过13%,远高于A股平均水平 [9] - 龙芯中科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05.34%位居首位,寒武纪-U、泽璟制药-U、景嘉微等个股研发占比均超50% [9] - 百济神州-U去年研发投入逾141亿元,专注于肿瘤创新治疗药物研发 [9] 核心标的 - 北方华创去年研发支出近60亿元,2024年新申请专利超1300件(发明专利占比超80%),在半导体设备、新能源与精密电子领域取得突破 [10] - 迈瑞医疗去年研发支出超40亿元,产品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及医学影像三大领域,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全产品线 [10] 成长性与股价表现 - 上榜公司今年净利增速平均值接近69%,华虹公司、寒武纪-U、华中数控、澳华内镜、景嘉微等11股净利有望翻倍增长 [12] - 31只个股年内股价逆市上涨,占比超六成,泽璟制药-U、思瑞浦、百济神州-U等个股均涨超60% [12]
A股进口替代50强出炉,AI芯片、光刻胶、科学仪器……谁空间更大?高成长高科技高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