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朗普为什么怂了?美国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本土作战”
搜狐财经·2025-05-03 14:46

文章核心观点 特朗普政府发起的贸易战以美国妥协告终,“美国优先”策略损害美国经济利益,暴露单边主义政策短板,全球经济需要合作共赢,中国在贸易战中展现韧性和战略眼光,美国需反思贸易政策并建立稳定互利经贸关系 [1][7][9] 贸易战背景 - 特朗普政府认为中国经济强大,为维护美国利益发起贸易战,实则低估中国经济韧性,高估自身经济底气 [1] 对美国的影响 对民众的影响 - 2019年关税使美国家庭多花40亿美元,不少家庭拿不出1000美元应急钱,普通家庭生活成本增加 [1] - 物价飞涨、失业率高企,中西部农民公开批评特朗普政策,媒体负面消息多,股市跌宕起伏 [5] 对企业的影响 - 美国制造业和农业受重创,工作岗位流失、企业倒闭、农民破产,补贴作用有限,耶鲁大学预测到2025年关税将使美国损失74万个工作岗位 [3] - 供应链混乱,寻找中国供应商替代者困难,企业成本暴涨 [3] 对中国的影响 - 中国经济结构多元化、出口依赖度低,积极发展多边贸易,在高科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应对贸易战自如 [5] - 2025年4月暂停对美稀土出口,使美国相关产业链遭殃,华为、中兴等企业面对制裁展现强大韧性 [5] - 中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稳定经济、刺激内需 [5] 贸易战结果与教训 - 特朗普政府考虑降低关税,贸易战以美国妥协告终 [7] - “美国优先”策略未达预期,损害美国经济利益,暴露单边主义政策短板,全球经济需合作共赢 [7] 思考与启示 - 贸易战是经济、战略和意志的较量,反映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不同结果 [9] - 中国在全球化中展现的韧性和战略眼光值得学习,美国需反思贸易政策并建立稳定互利经贸关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