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店长”流量狂欢局,有人倒贴几千元“打工”
36氪·2025-05-05 10:05
一日店长模式兴起 - "一日店长"活动在五一期间广泛出现于奶茶店、服装店及华为体验店等场所,吸引大量社交平台讨论[2] - 该模式通过邀请高颜值KOL、明星或COSER吸引粉丝打卡拍照,实现社交平台传播破圈[8] - 起源于日本时尚圈,最初由明星代言人担任临时店长,后扩展至二次元领域[9] 品牌营销策略 - 香飘飘、霸王茶姬、喜茶等新茶饮品牌及调色师、丸美等零售品牌均采用过该模式[10] - 书亦烧仙草邀请博主担任一日店长后,单日门店出杯量突破1000杯,GMV日环比增长100%,月同比增240%[12] - 相比独立代言人,该模式能连接更多明星博主且成本更低,百万粉丝网红报价通常不超过6位数[12] 行业参与方分析 - COSER被认为带货能力最强,因其能带来更直接的IP情绪价值和销量增长[12] - 头部网红通过活动可获得商业背书和破圈机会,但千万粉丝级博主参与频率会降低[14][25] - 普通COSER日薪已降至200元左右,扣除成本后基本"为爱发电"[23] 模式发展现状 - 部分品牌因过度复制该模式引发争议,如泡泡玛特被粉丝质疑活动人选与IP调性不符[26] - 消费者出现审美疲劳现象,部分路人反感活动影响正常消费体验[8][28] -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头部玩家获益而普通参与者收益有限[14][23]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消费者新鲜感消退,该模式将进入"降温"阶段[30] - 品牌需平衡营销活动与产品质量/服务体验的关系[28] - 长期竞争力仍需依靠产品核心竞争力和粉丝黏性提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