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农业劳动力短缺和成本上升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玉米联合收割机作为关键农机装备受益于政策补贴和需求增长 2024年销量达5.09万台同比增长9.94% [1][14] - 国家层面持续推出农机补贴政策 包括提高报废补贴标准(最高3万元)和智能农机研发支持 形成行业重要推动力 [5][6] - 玉米播种面积扩大至44740.7千公顷(同比+1.18%)为收割机提供需求基础 产业链上游钢材产量增至14亿吨支撑制造端 [10][12] 行业政策环境 - 2023-2025年多部门连续出台农机补贴政策 涵盖报废更新(联合收割机补贴标准提升50%)、智能装备研发和"三包"服务优化 [5][6] - 具体补贴标准:2行/3行/4行及以上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最高报废补贴分别为10800元/18750元/30000元 [1][14] - 政策明确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丘陵山区小型机械及大豆玉米复合种植专用机械研制 [5][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原材料以钢材为主(2024年产量14亿吨) 用于制造框架/传动部件/切割装置 另含发动机/液压系统等核心零部件 [8][10] - 中游制造环节头部企业包括潍柴雷沃/中联重科/金大丰等 呈现品牌集中度提升趋势 [16][18][20] - 下游需求直接受玉米种植面积扩大驱动 2024年达44740.7千公顷(同比+1.18%)[12]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加剧 头部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代表企业包括潍柴雷沃(收获机械行业领先)/金大丰(玉米机全国销量第三)/中联重科(2024年农机营收46.5亿元+122.29%)[16][18][20] - 中联重科农业机械业务覆盖耕作/收获/烘干全流程 2024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122.29% [18] - 金大丰拥有400余家销售网点 产品出口20余国 定位全球全品类农机引领者 [20] 行业发展趋势 - 智能化方向:融合传感器/卫星定位/大数据技术实现自主导航和参数自动调整 [22] - 绿色化方向:优化发动机燃烧效率+采用节能材料降低能耗和排放 [23][24] - 国际化方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拓展海外市场 [25] 相关企业 - 上市公司涉及中联重科(000157)/秋乐种业(831087)/登海种业(002041)/农发种业(600313)等 [2] - 非上市主要制造商包括潍柴雷沃/科乐收/山东巨明/山东金大丰等 [2][16]
研判2025!中国玉米联合收割机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市场销量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出台,进一步推动玉米联合收割机销量增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