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袪魅与平权,中国汽车工业的上海成人礼
36氪·2025-05-06 12:06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海车展呈现"清净"氛围,车企高管流量化、饭圈化趋势逆转,娱乐明星重新成为车企代言主流 [3] - 官方整治车企过度宣传行为,同时汽车技术从概念炒作进入全面落地阶段,公众对"网红"技术脱敏 [5] - 车展观众达10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参展车辆1366辆(含163辆首发新车),海外观众来自97个国家和地区(6.3万人次) [27] 智能驾驶技术 - L2级辅助驾驶从选配高价功能变为全系标配,比亚迪"智驾平权"等营销加速技术普及 [6][8] - "地大华魔"(地平线、大疆车载、华为、Momenta)成为主流供应商,传统车企放弃自研焦虑转向合作 [8][10] - 蔚来、小鹏坚持全栈自研,吉利/长安采用算法自研+硬件合作,奇瑞/零跑选择功能场景自研+硬件外采 [10] - 上汽集团与四大供应商全面合作:荣威/MG联袂地平线,宝骏用大疆车载,智己合作Momenta,尚界/奥迪接入华为乾崑ADS [11] - 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和五菱星光S将L2功能下探至9万-11万元价格带,智驾成为行业标配 [15] 配置竞争与产品策略 - 理想L9开创"冰箱彩电大沙发"舒适配置模式,引发18-24个月行业跟风,领克900/腾势N9/深蓝S09等大型SUV竞品集中亮相 [16][17][19][21] - 智能大灯(矩阵LED/DLP投影)因实用场景有限未能形成持续卖点,与座舱舒适性配置的无限需求形成对比 [23] - 行业经历五年营销狂飙后消费者趋于理性,主管部门监管加速市场规范化 [23][25] 技术创新方向 - 线控技术成为新焦点:智己展示集成十年线控技术的AI概念舱,采埃孚"底盘2.0"线控转向应用于蔚来ET9 [25] - 车展重心从概念车转向量产车技术展示,数字架构与线控底盘受关注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