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黄金造假触目惊心:万元首饰成本仅几十元,大品牌也难逃造假漩涡
搜狐财经·2025-05-06 13:50

黄金的造假手段已经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掺水",而是形成了一条科技感十足的产业链。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造假手段: 1. 电镀造假:通过在铜、铝表面镀上一层0.01毫米的金膜,这一工艺成本低至几十元,却能以万元的价格卖出。 2. 密度伪装:利用钨金属(密度19.3g/cm3)作为内芯,与真金的密度(19.32g/cm3)几乎无差,甚至连一些高端检测仪器也难以识别。 3. 证书伪造:消费者只需花费11.64元就能在线购买到"权威证书",商家甚至不需要寄送样品,直接通过PS制作虚假的检测报告。 导语 2025年3月,河南的陈女士因为购买的周大福金镯竟然是镀铜的消息一度引发热议。这一事件揭示了黄金市场日益严峻的造假问题——随着 黄金价格突破650元/克,黄金已经成为造假猖獗的重灾区。从街头的珠宝小店到电商直播间,从"金包银"到高仿品牌货,一条黑色产业链 悄然滋生,消费者的信任正被吞噬。本文将深入揭示黄金造假背后的黑幕,并为消费者提供守护自己血汗钱的有效方法。 一、触目惊心的造假手段:从"金包银"到"以假乱真" 4. 场景造假:在深圳水贝的地下工厂中,仿制各种品牌的钢印、包装盒,甚至一套周大福的包装盒成本不过300元。 今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