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行业趋势 - 地摊经济从2020年"救市"模式逐步发展为青年创业热门赛道 被赋予自由、致富、成名等滤镜 [8] - 管理部门态度从政策放松转向重点建设 多地将"市集"纳入城市规划 如南京、杭州出台专项扶持政策 [9] - 商场积极策划主题快闪集市 连锁餐饮品牌开始参与摆摊经济 [10] 地摊选品特征 - 选品呈现潮流化特征 紧密跟随网红美食文化 如暴打柠檬茶系列及卖崽青蛙等热门单品 [3] - 选品具有代际差异:中老年摊主偏好烤肠/烤冷面等经典款 青壮年倾向现穿牛肉串等微创新 年轻摊主探索麻辣烫冰饮二合一等新品类 [6] - 城市差异化明显 一线城市曾流行后备箱地摊经济 低线城市后续完成本地化改造 [6] 摊主经营模式演变 - 短视频平台催生地摊网红经济 如"腰子姐"凭借"来了老弟"走红 福建网红"白菜"积累670万抖音粉丝 [11][12] - 互联网思维渗透经营环节 摊主注重私域流量/个人品牌/社群运营概念 但实际转化效果有限 [15] - 网课导师推出高价创业陪跑服务 定价达数千至上万元 教授选品/短视频/直播等技能 [15] 成本结构与盈利现状 - 摊位成本显著上升:长沙普通散摊日租金50-60元 优质地段月租达2000-3000元 [22] - 设备投入差异化:经验摊主选择二手设备 新手倾向采购高档设备及装饰 [19] - 供应链成本控制不足 如分装山姆甜品需承担采购时间/路费/人工等隐性成本 [21] - 约30%长沙摊主月收入达6000-7000元 共性在于拒绝网红溢价思维 [24] 消费端价格变化 - 地摊消费呈现升级趋势:北京碳水节等地摊价格与实体店持平甚至更高 [27] - 消费者体验下降:长沙地摊烧烤人均消费需数十元 普通奶茶售价超10元 [25][27] - 网红产品溢价明显 网友抱怨"地摊刺客"现象 [28]
市集摆摊,先赔为敬
虎嗅·2025-05-06 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