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算力租赁,还是“金疙瘩”吗?

算力租赁行业概况 - 算力租赁概念走强,鸿博股份二连板,大位科技涨停 [1] - 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后,AI行业热情高涨,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催生算力租赁行业 [1] - 算力租赁是将计算能力出租给有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帮助中小企业降低AI研发成本 [1][2] - 国内算力租赁潜在收入市场规模有望在2026年达到2600亿元,年增速超20% [3] 市场需求驱动因素 - 大模型训练是"算力黑洞",OpenAI需要3617个英伟达HGX A-100服务器支持ChatGPT,日耗能564MWh [3] - 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自建算力成本,算力租赁提供性价比方案 [3] - 政策支持加速行业发展,如东数西算工程和各地补贴政策(深圳最高5亿元"训力券") [4][5] 主要市场参与者 - 微软Azure等科技巨头已布局算力租赁业务 [3] - 专业企业如中贝通信在服算力超14000P,毛利率超30% [6] - 跨界玩家包括莲花控股、大名城、锦鸡股份等传统行业公司 [7] - 目前A股算力租赁概念上市公司达140余家,总市值1.6万亿元 [8] 典型企业案例 - 鸿博股份转型算力业务,2025年一季度营收6.77亿元(+337.25%),净利润8458万元(+437.46%) [7] - 协创数据计划采购30亿元服务器用于算力租赁 [6] - 平治信息累计算力业务订单超10亿元 [6] - 中贝通信签订4.41亿元算力服务合同 [6] 行业挑战与变化 - 部分企业因无法采购高端芯片或承担数据中心成本退出市场 [9] - 算力租赁价格大幅下降,英伟达H100年租赁价从20万降至6万,RTX 4090从2万降至6000元 [9] - 行业出现阶段性算力过剩,从训练阶段转向推理阶段需求减少 [11] - 跨界企业面临技术能力不足、售后难等问题 [11] 行业发展趋势 - 算力租赁服务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11] - 客户对训练安全性要求提高,卖方需提升技术能力 [11] - 行业需从粗放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