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自购规模与参与机构 - 截至5月6日,年内共有51家公募自购,净申购金额合计达14.74亿元 [5] - 自购金额普遍大于等于1000万元,且基金管理人普遍承诺持有时长不低于一年 [5] - 富国基金及其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合计共同出资不低于2500万元认购新发基金 [1][4] - 摩根基金计划运用固有资金不低于5400万元投资旗下新发权益类公募基金 [4] - 4月以来有10家公募相继宣布自购,包括安信基金、鹏扬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兴证全球基金等 [4] 自购产品类型与分布 - 自购产品类型多集中在权益类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自购金额合计为9.74亿元,占比超六成 [5] - 部分自购产品为债券型基金、QDII以及FOF [5] - 摩根基金计划将3000万元投资于旗下摩根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4] - 富国基金自购产品为富国均衡投资混合,拟任基金经理为范妍,发行时间为2025年5月12日至30日 [6] - 广发基金及其高管、拟任基金经理共同出资不低于1000万元认购广发同远回报混合,该基金已于3月6日成立,首募规模为18.91亿元 [6] 自购行为与市场背景 - 公募自购主要发生在资本市场估值较低的阶段,出于对未来资本市场的看好 [5] - 截至5月6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自4月以来分别跌0.59%、4.02%、5.58%,年内分别跌1.06%、3.19%、7.25% [5] - 近五年公募自购潮多发生在市场下跌阶段,例如2022年1月上证指数跌7.65%,当月有25家公募宣布自购 [6] - 公募自购可以提振整个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信心,对市场投资气氛带来正面激励作用 [1][6] - 自购行为有望引导更多个人投资者布局或坚定持有基金产品,对高质量金融资本市场发展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 [6]
持续扩容!摩根基金、富国基金相继出手“千万级”自购
北京商报·2025-05-06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