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能融合政策与规划 - 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实现交通运输与新型能源体系全面融合互动,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比例保持高位,绿色电力以就地消纳为主 [1] - 机构预计交能融合将带动数千亿至超万亿元规模的投资增长 [1] - 2024年底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服务区陆上风电项目获核准,计划在宁沪高速仙人山服务区构建包含风电、光伏、储能的智能微电网系统 [1] 交能融合项目进展 - 山东枣菏高速公路交能融合示范工程首批并网发电,利用服务区、边坡等空地部署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设施,开发沿线新能源资源 [1] - 交通基础设施功能升级为集交通、能源、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覆盖公路、水运、轨道等多类运输方式 [3] 交能融合驱动因素 - 历史表明交通与能源存在协同发展关系(如煤炭推动火车、石油推动汽车),当前融合可发挥两大行业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倍增效应 [2] - 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通过新能源发电+储能+电能替代,减少交通领域对石油天然气的依赖 [2] - 助力双碳目标:交通资产能源化与用能绿色化可加速低碳转型,构建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交通能源体系 [2] 市场与经济效益 - 低价新能源融入交通网可降低用能成本并提升运营效益 [3] - 挖掘交通沿线资源建设风电/光伏/储能可提升新能源装机量,支撑新型能源体系构建 [3] - 融合将拓展交通流量延伸收益,居民出行及货运成本预计大幅下降,同时降低交通碳排放 [3] 实施路径与挑战 - 需建立智慧交通网与智能电网衔接机制,实现供能用能协同并提升两网运行效率 [4] - 需通过试点示范优化融合模式,涉及规划标准、技术研发及交通用能特征匹配等多领域统筹 [4]
发挥交能融合倍增效应
经济日报·2025-05-07 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