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外卖“三国杀”,消费者“零元购”
36氪·2025-05-07 07:48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京东2月正式入局外卖赛道,与美团展开激烈竞争,双方在骑手权益和补贴政策上正面交锋[1] - 淘宝4月30日将"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整合饿了么配送能力与天猫商家体系,上线6天日订单突破1000万单[1][4] - 当前外卖大战实质已延伸至即时零售市场,平台通过补贴重构消费场景[1] 平台补贴策略 - 京东推出"百亿补贴"和"延时20分钟免单"政策,平台承担全额成本,例如7.8元订单总成本达29.8元[5] -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联合推出大力度用户补贴,吸引全国商户提前上线[1] - 美团推出"千亿助力金"和"闪购"品牌,配送时效压缩至25分钟,SKU扩充至6000个[12] 商家运营现状 - 新入驻京东外卖商家初期订单较少,百亿补贴后订单显著增长,但需设置更低价格保持竞争力[5] - 京东允许商家自主设置配送范围,避免远距离配送亏损,但部分商家因系统默认设置导致运费倒贴[8] - 美团默认全城配送,超过5公里订单基本无利可图,8公里以上可能亏本[8] 平台系统与政策 - 京东外卖商家端App存在操作复杂、系统不稳定等问题,部分功能需通过电脑网页版完成[9] - 京东对2025年5月前入驻商家免佣金,长期佣金率不超过5%,已吸引45万家餐厅入驻[11] - 淘宝闪购计划覆盖200个核心连锁品牌,已有300万家门店开通服务,涵盖多个品类[15] 即时零售战略布局 - 美团闪购瞄准京东传统强势领域,通过"国补"政策对标3C和家电价格[12] - 阿里整合饿了么、盒马和淘宝天猫资源,以淘宝App为主战场进行大规模补贴[14] - 京东和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被视为重构零售版图的战略要地[12] 行业发展趋势 - 补贴短期内带动订单激增,但长期竞争力取决于配送效率、供给体系和用户复购率[17] - 平台补贴退潮后,商家面临价格战重压和平台机制掣肘,需寻找可持续运营模式[17] - 即时零售赛道快速扩张,成为互联网巨头押注未来的关键战场[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