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框架与总体方向 -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三类10项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1] - 政策框架以总量工具为主、结构性工具为补充,目前存续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共9项,存量余额约5.9万亿元,占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13% [3][6] 数量型政策 - 通过降准等措施加大中长期流动性供给,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3] - 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达8000亿元 [4] 价格型政策 - 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为央行首次全面下调 [4][5] - 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利率从2.25%降至2% [4] - 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 [4] 结构型政策:新设与扩容工具 - 新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以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 [7][8] - 增加3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与调降利率政策形成协同,支持涉农、小微和民营企业 [7][9] - 增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3000亿元,增加后总额度达8000亿元,并打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首贷户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贷款额度 [8] 政策目标与预期效果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旨在支持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如科技创新、扩大消费、普惠金融等 [3][6] - 降低结构性工具利率有利于强化对商业银行的政策激励,引导其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 [4][6] - 新政策工具旨在激发服务消费和养老市场活力,促进扩大服务消费供给、提振需求,并在长期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8] 政策特点与业内观点 - 此次政策量价结合,力度大、支持面广、使用便利,发挥了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10] - 业内认为政策覆盖了当前经济金融中的很多难点痛点,其叠加效用非常可观 [10] - 政策体现了对科技创新、养老、消费等领域的关注,支持力度充足,预计后续将基于成效继续适时扩大、完善和创新工具 [11]
首次全面下调!事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央行最新发声信息量巨大
北京商报·2025-05-07 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