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行证监会联手出招,三大交易所跟进
证券时报·2025-05-07 14:35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政策旨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1] - 核心目标是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中国人民银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公告,相关政策和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市场响应积极,近100家市场机构计划发行超过3000亿元的科技创新债券 [3] 发行主体与资金用途 - 支持金融机构、科技型企业、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三类主体发行科技创新债券 [2][5] - 金融机构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通过贷款、股权、债券、基金投资及资本中介服务等多种途径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5] - 科技型企业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可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产品设计、研发投入、项目建设、运营及并购等 [6] - 符合条件的股权投资机构可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和扩募 [7] 产品设计与条款创新 - 发行人可灵活设置债券条款,鼓励发行长期限债券以匹配科技创新领域资金使用特点 [2][8] - 支持发行人创新设计债券条款,包括含权结构、发行缴款、还本付息等安排,并可设置预期收益质押、知识产权质押、可转换为股权等创新条款 [8][18] 配套支持与便利措施 - 优化债券发行管理流程,提升融资效率,支持灵活分期发行,并简化信息披露规则 [2][9][17] - 创新信用评级体系,信用评级机构可根据科技创新业务特点设计专门评级方法,打破传统以资产规模为重心的思路 [9] - 建立专项承销评价体系和做市机制,提高科技创新债券承销、做市在承销商、做市商评价体系中的权重 [9][18] -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自律组织加快完善配套规则,相关基础设施机构可减免发行、交易、登记托管等服务费用 [12][13][19] 风险分担与激励机制 - 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购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共同分担违约损失风险 [4]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提供贴息、担保等支持措施,并可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或出台其他优惠政策 [2][11] - 完善风险分散分担机制,支持金融机构和专业机构通过信用保护工具、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业务支持债券发行和投资交易 [10] 市场生态与流动性支持 - 引导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及各类资管机构投资科技创新债券,鼓励创设相关指数及挂钩产品 [9][18] - 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专项资管产品,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创设科技创新债券类ETF以提升流动性 [18][19]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全额减免2025年至2027年期间以科技创新债券为标的的现券买卖交易手续费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