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亚洲货币集体大涨,全球资金急寻“避风港”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05-07 16:03

亚洲货币集体上涨 - 5月初亚洲货币兑美元集体上涨,MSCI新兴市场货币指数5月1日至7日上涨2.3% [1] - 新加坡元兑美元涨1.41%,泰铢涨2.5%,林吉特涨1.4%,日元涨1.5%,韩元涨3.8%,新西兰元涨1.2% [2] -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升破7.19关口,港元升至7.75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 [2] 美元指数下跌 - 5月7日美元指数为99.5,较年初110上方区间下跌9.4% [1] - 美元疲软源于美国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贸易战滞胀担忧、美联储独立性争议等因素 [1] - 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接近10% [3] 资金流向亚洲债券 - 3月亚洲债券吸引71.6亿美元外资净流入,为7个月来最大规模 [6] - 韩国债券吸引39.9亿美元流入,印度11.1亿美元,印尼9亿美元,马来西亚7.32亿美元,泰国4.21亿美元 [6] - 亚洲债券具有信贷质量高、安全性强、性价比高等优势 [8] 影响因素分析 - 亚洲出口国减持美元资产并增配本区域资产,加大美元抛压并支撑本币 [4] - 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RCEP、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等)吸引外资 [9] -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推升通胀,一季度经济负增长,美债收益率倒挂预示衰退风险 [3] 货币前景展望 - 亚洲货币走势取决于美国贸易政策走向及各国谈判进展 [10] - 当前亚洲货币处于超买状态,暴涨可能不会持续 [10] - 若美国"对等关税"未解决,东南亚债券可能面临外资流出风险 [10] 潜力替代货币 - 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被视为亚洲最有潜力的美元替代选择 [5] - 三国外汇储备居全球前十,政策稳定吸引美元资产 [5] - 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宽松货币政策预期增强对外资吸引力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