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东农信系统首次透露改革方向,为何选择农商联合银行模式?
新浪财经·2025-05-07 17:35

广东农信系统改革方向 - 广东省联社明确2024年改革方向为"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动改制组建农商联合银行[1] - 改革背景源于省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珠三角与粤东西北金融承载力差异显著,需兼顾资源整合与地方灵活性[1] - 联合银行模式因改革成本低、易接受成为首选方案,保留地方农商行独立法人地位[1][4] 广东农信系统格局演变 - 2017-2020年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为农商行,形成"N个一部分"竞争格局:部分由地方政府直管(如广州、深圳等6家农商行),其余由省联社管理[2] - 2023年省政府提出加快省联社改革,支持金融弱区组建地市统一法人农商行,目标形成"1+7"市场体系[2] - 截至2024年末,全省81家农商行总资产4.80万亿元(同比+3.79%),但财务收入1605.59亿元(同比-3.6%)、利润248.7亿元(同比-14.7%)连续两年下滑[3] 农商联合银行模式分析 - 联合银行模式为主流选择,特点为维持县域法人独立地位,改革成本低且避免整合摩擦,适合优质农商行多的省份[4][5] - 具体分为两种子模式:"上参下"(如山西)和"下参上"(如浙江),广东暂未明确采用哪种[5] - 现存挑战包括股权与管理结构倒置矛盾未解,需明确联合银行职能定位(管理协调或金融服务创新)及成员行出资比例[5] 广东省联社基本情况 - 成立于2005年,由省内农商行自愿入股组成,履行管理、指导、协调职能[3] - 2024年10月麦延厚出任理事长,其2021年起历任理事、副理事长、主任等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