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香港金管局四天注资逾千亿港元,“股汇”联动背后有何逻辑?
第一财经·2025-05-07 19:01

港汇走强与金管局干预 - 5月2日至6日香港金管局三次干预汇市,累计注资1166.14亿港元以稳定港汇,创2020年以来最密集干预纪录 [1][2] - 具体操作包括:5月3日承接60亿美元沽盘注资465.39亿港元,5月5日承接12.3亿美元注资95.32亿港元,5月6日承接78.12亿美元注资605.43亿港元 [2][4] - 干预后香港银行体系总结余增至1613.84亿港元 [2] 港元需求激增的三大驱动因素 - IPO资金冻结:3月以来10家新股上市,蜜雪冰城冻资1.84万亿港元,布鲁可冻资8800亿港元;沪上阿姨孖展超购3300倍冻资940亿港元 [5][6] - 南向资金流入:截至5月6日年内净流入5900亿港元(达去年全年的73%),1-4月单月净买入均超1000亿港元且逐月递增 [6][8] - 派息高峰预期:6-8月股息派发高峰期前企业增持港元需求上升,部分机构将派息时点提前至5-6月 [8] 港股市场表现与资金联动 - 恒生指数自4月9日低点反弹20%至23197点,恒生科技指数同期涨幅超25% [4] - 南向资金全年预计净流入8000-10000亿港元,后续增量约2000-3000亿港元 [7] - 宁德时代拟赴港募资约388亿港元,蚂蚁国际或分拆上市,163家企业排队赴港IPO [6] 汇率与股市的相互作用 - 港汇走强可能催化海外资金流入,叠加低估值和流动性宽松(银行总结余超1600亿港元),港股或延续上行 [1][9][10] - 历史数据显示2020年港汇走强期间恒指从23000点涨至30000点以上 [9] - 当前科技成长股与高股息板块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下更具配置价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