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证监会出台25条举措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证券日报·2025-05-08 00:27

行业改革措施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25条改革措施,涵盖优化运营模式、完善考核制度、发展权益类基金等六方面,引导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 [1] - 改革措施涉及产品设计、投资运作、市场推广、绩效考核等内部机制调整,以及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等外部机制优化 [1] - 行动方案旨在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募基金发展新模式,形成行业高质量发展"拐点" [1] 浮动管理费率 - 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推行与业绩挂钩的浮动管理费率模式,业绩低于基准须少收管理费 [2] - 采取新老划断方式,头部机构新注册主动权益类基金的60%需采用浮动费率安排 [2] - 已有20余家机构准备申报新产品,其他机构将陆续上报 [2] 业绩比较基准 - 业绩比较基准是基金投资的"锚"和"尺",用于约束投资行为和衡量市场表现 [3] - 监管部门将出台业绩比较基准监管指引,建立基准库并明确设定、修改等机制 [3] - 在绩效考核、监管评价等机制中强化业绩偏离基准情况的考察 [3] 利益绑定机制 - 行动方案提出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绑定 [4] - 建立以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引入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指标 [4] - 提高高管和基金经理跟投比例及锁定期要求 [4] - 建立健全与投资收益挂钩的薪酬管理制度 [4] 权益投资发展 - 行动方案强调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践行长期投资 [6] - 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推出更多指数基金和中低波动含权型产品 [6] - 对基金投资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提升投资行为稳定性 [6] 监管与实施 - 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完善监管制度和执法手段 [7] - 提升基金公司治理水平,完善流动性风险防控机制 [7] - 证监会已制定各项政策落实时间表,将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