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长钱“三箭齐发”加大入市稳市力度
证券时报·2025-05-08 01:56
保险资金入市政策调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近期拟批复600亿元)、调降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 [1] - 风险因子调降将惠及所有投资股票的保险公司 行业认为政策"超预期" 对当前投资和经营构成边际改善 [1] - 风险因子降低意味着保险公司股票投资的资本消耗减少 偿付能力充足率提高 为增持股票和投资操作提供更多空间 [1] 政策影响测算 - 中泰证券测算显示:沪深300成份股风险因子下调10%后 在50%配置假设下静态释放最低资本364亿元 若全部增配沪深300对应资金达1349亿元 [2] - 若不增配股票 行业偿付能力充足率可改善1 4个百分点 [2] - 保险公司在低利率环境下对权益类资产配置有潜在需求 此前业界呼吁从投资领域和持有期限等维度细化风险因子分类 [2] 历史政策回顾 -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曾优化偿付能力监管标准:将沪深300指数成份股风险因子从0 35调至0 3 科创板股票从0 45调至0 4 [3] - 监管部门2024年强化逆周期监管 延长《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规则(Ⅱ)》过渡期至2025年底 [3] 行业反应 - 此次"普降10%"的调整方式超出业界对高股息股票、宽基成份股等分类优待的预期 [2] - 政策调整正值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紧张 与低利率环境下提升权益配置的需求形成协同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