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塔专利侵权案件”迎终章!司法裁定护航行业健康发展
案件背景与进展 - 最高人民法院准许全维公司撤回针对应城新都化工和新洋丰的专利侵权诉讼,标志着"高塔专利侵权"纠纷终结 [1] - 全维公司在多起专利侵权诉讼中均被驳回诉讼请求,包括新洋丰、应城新都化工、福建中挪化肥等企业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5年4月9日宣告涉案专利全部无效,成为案件转折点 [2] 专利技术分析 - 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高塔造粒与复合肥生产工艺结合并非创新技术,而是行业普通技术知识 [3] - 涉案专利此前经历13次无效申请均被维持有效,直到第14次挑战成功 [3] - 高塔造粒技术最早由挪威NorsKHydro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发,美国70年代已应用于工业生产 [4] 专利转让与诉讼策略 - 全维公司2019年以4830万元从芭田股份获得3项高塔相关专利,金额为其注册资本的48倍 [7] - 全维公司获得专利后未进行产业化推广,而是密集发起侵权诉讼,2023年专利到期后诉讼占比达56.5% [8] - 诉讼涉及20余家复合肥生产企业,包括行业龙头和重点企业 [9] 行业影响 - 国内高塔复合肥生产装置约400座,产能占比20%,年产量占比15% [9] - 诉讼导致企业面临巨额赔偿或设备拆除风险,如富爱思公司被索赔1000万元及拆除20万吨产能设备 [9] - 纠纷打乱了行业正常产能布局和供应链稳定性,影响粮食供应安全 [10] 司法与行业意义 - 司法判决厘清了专利权行使边界,为行业技术创新和公平竞争树立标杆 [10] - 事件引发对专利流转规范、权利行使边界及行业健康发展的深入讨论 [1] - 行业需在法治框架下完善知识产权治理体系,推动规范发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