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背景与总体方向 - 国新办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共同出席,政策表态及落地节奏积极[1] - 政策兼顾"筑底线"与"谋发展",包括全面降息、结构性降息、优化地产政策与资本市场制度,时间选择在A股盘前以提振市场情绪[1] - 央行预告的降准降息措施迅速落地: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于5月8日实施,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BP至2.6%(首套房五年期以上),结构性降息当日生效,降准5月15日执行[1] 实体经济支持措施 - 总量政策:央行同步下调7D OMO利率并引导LPR下行10BP,同时推动存款利率下调以稳定净息差[2] - 科技领域:央行新增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总额达8000亿元),证监会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发展,金融监管总局扩展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权限,首批批复于5月7日完成[2] - 消费领域:汽车金融公司及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从5%降至0,央行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及养老产业[5] 资本市场改革与资金引入 - 中长期资金入市: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汇金增持股指基金[3] - 保险资金扩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总额达2220亿元(新增600亿元),股票投资风险因子下调10%,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3] - 工具优化:央行合并两项资本市场工具额度至8000亿元,扩大互换便利机构至40家并纳入港股/限售股质押品,回购增持再贷款期限延长至3年且自有资金比例要求从30%降至10%,诚通、国新两家央企获1800亿元增持额度[4] 房地产政策调整 - 公积金贷款: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降至2.6%,预计年节省居民利息支出超200亿元[4] - 融资制度:金融监管总局加快出台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及城市更新贷款管理办法,适配房地产发展新模式[4]
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筑底线谋发展是最好的稳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