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数智动能——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自然资源数智变革分论坛综述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5-05-08 10:03
自然资源数智变革方向 - 自然资源数智变革需以理论创新引领技术赋能,理论创新应走在技术赋能之前,涉及广义价值理论、国土空间系统认知、城市科学认知等[3] - 同济大学团队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理论体系,包含24个知识单元和328个知识点,并通过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现从"经验规划"到"数据驱动"的转变[4] - 自然资源部"一张图"建设面临全国产环境适配、系统场景化改造、人工智能叠加等挑战,需政产学研用结合推动融合创新[4] 地方数智治理实践 - 上海提出"量子城市"构想,构建"1+5+3+N"超大城市空间治理大模型架构,目标2030年实现时空智能产业国际领先[6] - 武汉通过"四个聚焦"提升治理水平,整合人口、资源、环境等大数据,开发耕地保护、防洪排涝等动态应用场景[7] - 深圳推动8大AI试点场景建设,整合时空数字底座与物联感知系统,打造全域国土空间智能体[8] 企业技术支撑 - 中国联通构建天空地监测体系,实现生态数据自动采集与智能分析[11] - 华为提出时空智能体架构,腾讯从连接、数据、AI、安全四维度提供技术支持[11] - 阿里云开发多模态大模型应用,如智能问答和数据助手,北京数慧时空聚焦用途管制智能审批[11][12] 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 2021-2024年保障项目用海50.53万亩,支持10余个国家重大项目落地[13] - 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编制技术规范实现海域立体化管理[16] - 2024年完成首宗海域使用权全流程网上交易,优化养殖用海管理政策[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