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处罚事件 - 津药药业、江苏联环药业、仙琚制药因涉嫌垄断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被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合计罚没3.26亿元,创下近年来医药领域反垄断处罚新高 [1] - 2021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三家公司通过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共同操控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导致价格从7900元/千克飙升至45000元/千克 [1] - 地塞米松磷酸钠是国家基本药物、医保甲类品种,其注射剂型被纳入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WHO推荐用于新冠重症患者治疗 [1] 市场格局与垄断手段 - 国内已批准在上市制剂中使用的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批文仅8张,三家涉事企业占据4张批文 [3] - 三家公司还持有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剂生产资质,形成"原料+制剂"的垂直垄断 [4] - 疫情期间需求显著扩大,其他制剂、流通厂商在成本涨幅较大的情况下仍有利可图,甚至选择进一步加价炒卖 [4] 价格操纵案例 - 国药控股黔东南州医药有限公司销售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价格从2022年11月的0.63元/支提高到2023年1月的9.8元/支,涨幅超过1400% [5] - 2023年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在辽宁、广西等地的价格高达30多元/支到60元/支 [5] - 上海信谊联合医药药材有限公司因组织实施垄断协议大幅提高药品价格被罚没约1.66亿元 [5] 相关企业关联 - 天津信谊津津药业有限公司为上海医药控股孙公司,持有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生产批文 [5] - 河南润弘持有地塞米松磷酸钠制剂生产资质,相关公司是否参与原料药垄断案值得关注 [6] 行业监管趋势 - 2023年医药行业全年查处垄断协议案件2件、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件5件,罚没金额合计高达17.72亿元 [7] - 国家医保集采常态化推进和反垄断监管体系完善,药企"原料+制剂"垂直垄断的灰色空间正被逐步压缩 [7]
地塞米松价格操纵案发酵:三药企罚没3.26亿,“原料+制剂”垂直垄断利益链被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