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权威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第一财经·2025-05-08 12:19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4年5月20日起施行,共9章78条,围绕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建立制度机制 [1] - 法律贯穿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原则,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规定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方针政策 [2] - 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非禁即入",平等使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数据、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 [2][3] 市场准入与公平竞争 - 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1-4月民营企业中标率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1亿元以下项目民营企业中标数量占比超80% [3] - 法律在公平竞争章节明确规定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招标投标等商业活动 [3] 投融资支持政策 - 金融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贷款实施差异化监管:风险资本权重给予85折到75折优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 [4] - 近五年民营企业贷款年平均增速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个百分点,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6.07万亿元(同比+7.41%),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12.5%) [5] - 建立普惠信贷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每年督促银行制定民营企业服务目标,确保信贷投放力度 [4][5] 权益保护与执法监督 - 法律明确保护民营经济组织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及经营自主权,禁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执法乱象 [6] - 将建立行政执法违法行为投诉举报处理机制、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推行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监督 [6][7] - 司法部将加快制定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建立涉企行政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对重点问题提级办理,整改不力者督办约谈 [7]